但由于快充产业长期存在协议不兼容的问题,尤其是各大手机品牌之间,快充协议众多,并且互不兼容,不同品牌的手机和充电器之间往往只能实现基本的小功率充电。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用户快充使用体验,造成资源浪费;也大大增加了产业链上下游研发风险与成本。
《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》从功能和性能两方面,定义了供电设备、充电设备(含电池)、线缆等支持融合快充产品的测试方法,以及支持融合快充产品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认证要求。
在“终端快速充电技术与标准推进委员会”成立大会上,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 王鹏表示:推动建立兼容统一的快通技术标准,实际上是势在必行。不断健全以自有技术为核心的快充标准体系,逐步实现我国智能终端设备充电标准的统一,减少电子垃圾,助力产业实现绿色发展。
统一快充标准不仅可应用在手机终端中,还可应用在平板电脑等中功率产品中,使老百姓能使用统一标准的充电设备,为终端充电。
统一快充标准的建立,不仅能提升充电设备的兼容性,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,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。而且将带动国内快充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,形成产业发展新生态,实现中国快充技术在全球标准的引领。